現今的高中生壓力最大,尤其是高三畢業生,十二年的寒窗苦讀,不就是為了高考時獲得好的成果嗎?但是,許多高三的孩子而言,沉重的壓力并不只是由于小我心思素質差,而更多的是來自父母的期盼和家庭的嚴重氣氛。家長們盡管想盡辦法給孩子制造一個舒服、便利、免打擾的學習環境,但同時也人為地制作了嚴重氣氛,這能讓孩子輕裝上陣,沒有壓力嗎?
一、家長們首先要放下攀比的心理。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精神壓力主要來源于學校和家庭。有的家長在孩子幼兒期就開始教孩子認字、學英語,讓孩子三歲學背唐詩、三字經等。這些其實都是我們家長的攀比、從眾的心理在作祟,為了我們家長自己的面子給孩子灌輸凡事爭第一,不能給父母丟人的思想。孩子在家長這種高壓的教育之下,孩子的各方面智力會得到較好的開發。但長此以往,孩子會變得爭強好勝,常常憂思過度,從而損傷孩子的脾胃健康。家長們要記?。何覀兊南敕ú灰欢ㄊ呛⒆酉胍?,適合孩子的才是最重要的,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放棄攀比的心理。
二、在生活中,家長們可以給孩子量身定制學習目標。由于遺傳的條件、教育的背景、生活條件、成長經歷等這些先天、后天因素決定孩子個性發展會有所不同。因此,給孩子學習提要求、定目標,要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而定。
三、在平時我們家長要用心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,肯定孩子的長處和優點,家長們千萬要記住不要“以成績論成敗”。當孩子學習受挫時,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標,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快樂,建立孩子的信心。另外,家長們可以講述自己在小時候也會遇到跟孩子一樣的壓力,可以告訴孩子,當時自己是怎么解決的,讓孩子知道媽媽或者爸爸原來也有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,他們對家長說的話就容易聽進去,也更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信心和決心。